當歷史不再只是靜止的遺跡,而能以嶄新樣貌融入生活,文化就能延續出更多可能性。臺北市定古蹟「戴炎輝寓所」歷時三年修復完工,如今以「輝室」之名再生,將成為結合法學記憶、文化活動與生活體驗的全新場域。

在北臺灣城市的一隅,有座老房子悄悄迎來新生!臺北市文化局與國立臺灣大學合作,透過「老房子文化運動2.0」推動市定古蹟「戴炎輝寓所」修復工程。工程自2022年展開,歷時三年、投入新臺幣3,200萬元,於2025年正式完工。寓所不僅重現日治時期的建築風貌,更喚回這座與《淡新檔案》緊密相連的重要法學歷史基地,讓市民與學界都能再次感受其獨特價值。

承載《淡新檔案》的文化記憶
「戴炎輝寓所」曾是臺大法學院教授、首位臺籍司法院院長戴炎輝先生的住所。他一生致力於法學教育與制度改革,並於1947年至1953年間主持整理超過兩萬件的《淡新檔案》。此次修復特別與其後代戴楠青教授合作,將珍貴檔案重新展示於寓所原有書櫃中,讓訪客得以在古蹟空間中見證跨世代的知識傳承。


古蹟修復結合現代需求
修復過程秉持「維持文資價值,銜接現代社會」理念,不僅保留日式木構造、牛眼窗等建築特色,也增設無障礙設施與中央廚房,兼顧文化保存與當代生活需求。營運團隊更完整記錄修復過程,未來將作為導覽與研究的重要教材,讓大眾理解古蹟修復背後的工藝與文化內涵。

文化生活新據點「輝室」登場
修復後的寓所以「輝室」為名,結合「餐酒辦桌」與藝文活動,成為文化生活的全新場域。未來將舉辦講座、展覽與公共活動,讓歷史空間不再靜止,而是成為一個充滿交流與活力的文化據點。同時,寓所周邊串聯多處古蹟與歷史建築,形成一條完整的文化走讀路線,將「戴炎輝寓所」打造為臺北市兼具人文、學術與生活美學的新亮點。

【戴炎輝寓所】
景點地址: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二段1巷2號
※文章僅提供景點相關資訊,並非景點聯繫窗口
圖片來源:臺北市政府文化局
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,請來信留言告知,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,若是您反對使用,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,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。






